· 行业概况
随着居民运动意识的提升,健身的人群不断增加,我国健身服务业高速发展,健身中心,健身房,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不断增加,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健身中心主要是指规模较大,具备提供多种运动所需的器材、场地服务的营业性体育场馆,根据场地类型不同,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但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健身中心的与其他健身服务场所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其公益性、全民性,是一种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下,行业支持政策频出。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全民健身计划》等纲领性文件,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鼓励对健身行业投入更多资金,增强全国范围内健身的基础设施,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提高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度,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改革开放后,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得到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据统计,人均可支出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至2022年的35976元,增长幅度51%。人均消费支出从2016年的17111元增长至2022年的24538元,增长幅度43.4%。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使得健身中心的发展有了充足的动力。
健身中心行业上游主要是建筑业、体育器材、运动鞋服等行业,健身中心行业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以为他们提供场地、培训以及其他服务获取收入。健身中心上游行业发展相对较好,建筑装饰等产业规模庞大,供给能力充分,价格稳定,行业下游主要是居民消费者以及各类中小型的赛事运营商,近几年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对健身活动需求增加,我国全民健身中心以及相关场所接待居民显著增加。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健身中心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 发展现状
大众体育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体育发展的主潮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法西斯势力的失败和美国影响的扩大,自然体育思想成为战后初期世界各国体育思想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大众体育。一些国家为了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都在制定体育发展计划,着眼于宏观发展,提出长期的奋斗目标。2022年全球健身中心投资规模来到了152.3亿美元,同比增长9.65%。
近几年,民众对健身行为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健身意识觉醒。在“健康生活”、“乐活主义”等新型理念倡导下,健身文化逐渐转变为主流生活方式,“健身”成为工作、居住之外的第三空间的重要场景入口。消费者对健身中心的需求增加主要是由于政府投入加大,居民收入提升,科普教育力度增强等多方面因素驱动。2022年我国健身中心投资额为124.6亿元,同比增长9.65%,其中城市街道、社区及乡镇全民建设中心投资额占到了66.6%,城市大中型全民建设中心投资额占到33.4%。
近几年我国健身中心消费者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占比持续提升。且由于乡镇的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乡村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的增长幅度高于城镇。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分布相对平均,但从年龄分布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降低的特点。20~29岁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48.2%,7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最低,为26.0%。
消费者行为来看,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35.6%),消遣娱乐(17.4%)和增加体力活动(16.0%)。其它目的依次是:防病治病,减轻压力放松,减肥,健美,提高运动技巧,社交等。
· 发展趋势
我国的健身服务行业正处于发展阶段,目前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健身的普及,我国城镇居民的健身意识逐步有所提高。然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健身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而言,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1、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建设中心将逐渐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将带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环境的改善。这将对建设中心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地进行建设和完善,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绿色建筑的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设中心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性。未来建设中心将更加注重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3、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字化技术将在未来建设中心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提高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质量,为建设中心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为建设中心提供更加准确、详细的数据支持,帮助建设中心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
来源 | 智研咨询
©2021-2024 FFI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4686号-2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