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第一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颁发给了钢铁厂的子公司

2024/2/27 9:41:09

 

饲料和钢铁厂,在大家眼里,应该是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词。  

 

如果说,钢铁厂能够生产饲料,行外人或许很难想象。  

 

但确实,现在有一批合成生物专家,正在用钢铁厂生产时的工业尾气,制造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蛋白。  

 

而这种饲料蛋白,已经获得了农业部第一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

 
 

而获得第一张证书的,正是首钢集团的子公司——首钢朗泽。  

 

首钢朗泽,也是全球第一个钢铁工业尾气生物生物发酵饲料蛋白及燃料乙醇的项目。  

 

今年1月26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发专题报道《发展新质生产力 生物制造制造万物》,把首钢朗泽作为生物制造领域的代表项目。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厂区内挂着的横幅,正写着“创新生物能源科技,引领未来低碳经济”。  

 

这也反映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主题。

 
 

如何把尾气“生物制造”出饲料蛋白?

 

其实饲料蛋白,并不特别。长得和我们平常吃的蛋白粉很像,都是白色粉末。  

 

我们买蛋白粉,通常是为了健身增肌,因此会很注重蛋白含量。  

 

而饲料添加时,也需要注意这个指标,毕竟动物吃饲料,也是为了多长肉。

 
 

但钢铁厂的尾气怎么制造出蛋白,确实很难想象。  

 

毕竟一个是气体,另一个是固体。  

 

一个是需要花钱处理的废气,另一个是要吃进牲口肚子里的饲料。  

 

生产的原理,可以见下图:

 
 

正如一棵树种吸收了二氧化碳、水分和土壤中的肥料,最终长出了树干、树枝、树叶一样。  

 

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变成了树木。  

 

而二氧化碳要变成蛋白,离不开“乙醇梭菌”这种菌种。  

 

其中发生气体到固体的转变,正是从第三步的“发酵”开始的。

  

钢厂怎么造出饲料蛋白?

 

上述流程在钢厂的实际环境中,是怎么实现的呢?  

 

根据首钢朗泽的工作人员介绍,我整理了下来。

 
第一步,首钢京唐公司的工业尾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公司的气体预处理工段。  

 

第二步,经过简单的压缩和煤气净化,由管道,输送到核心发酵工段。  

 

气体是从发酵罐的底部,进入到顶部,单程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

 
 

第三步,钢厂的工业尾气,就在乙醇梭菌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醇,乙醇梭菌经过蒸馏脱水,制备蛋白质。  

 

根据报道,首钢朗泽该生产基地的产能:每年可生产4.5万吨燃料乙醇、饲料蛋白5000吨,每年可消化上游钢厂产生的工业尾气3.6亿标方。  

 

首钢朗泽所采用的生物制造,利用菌种、细胞等生命体的生理代谢技能,通过酶这种蛋白质的催化,通过工业发酵工艺,规模化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化学品和材料。  

 

这是一种以工业技术为核心的先进生产方式

 
 

生物制造饲料蛋白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如在《焦点访谈》节目中,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所说:

 

生物制造的最大核心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用生物体进行生产,反应过程都是常温常压;另一方面生物体转化时,都可以用可再生材料。

 

生物制造将带来三方面的重要改变:

第一,重构传统化工的生产路线;

第二,替代传统天然产物的获取方式;

第三,颠覆传统农业种养殖模式。

 

 

既然生物制造对于环保是有益的、又是可再生资源,同时生产条件比高温高压的传统化工更为友好,那么我们要解决的就是生产出来是不是卖得出去的问题。

 

当生产门槛下降时,供给必然增加,如果需求不足或者不增,那么价格必然下跌。

 

这在我此前写过的文章中有所反映《生物创业者:me Only,me Better or me Cheaper?》,要么唯一,要么更好,要么更便宜。

 

首钢朗泽的生物法制造蛋白的Only体现在:

 

全球第一个钢铁工业尾气生物生物发酵饲料蛋白及燃料乙醇的项目,以及获得农业部第一张第一张饲料原料新产品证书。

 

我国有大量钢铁冶金、石化炼油等重工业,年产工业尾气超过万亿立方米。

 

哪怕利用50%,可以年产饲料蛋白5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节约粮食1.6亿吨,节省耕地4亿亩,这个Only可谓一举多得。

 

这决定了生物制造饲料蛋白的战略高度。

 

那么,Better和Cheaper的价值,就要和现有的饲料蛋白主要原料的品质和价格作比较。

 

这决定了生物制造的饲料蛋白的市场需求。

 

为什么市场需要生物制造饲料蛋白?

 

长久以来,饲料行业对于豆粕、鱼粉等传统蛋白原料高度依赖。  

 

一方面饲料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豆粕、鱼粉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供给受到气候、运输、战争、地缘政治等影响,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这必然给国家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带来粮食安全的风险隐患。

因此,用新型蛋白原料替代豆粕、鱼粉,从政治和安全上的考虑,势在必行。  

 

同时,从经济上考虑,豆粕、鱼粉等传统蛋白的成本占饲料成本超过25%。  

 

根据紫金天风期货的数据,2023年以前,豆粕的价格在3500元/吨-5500元/吨区间范围内。  

 

2023年,我国的豆粕消费量是7675万吨(超过2千亿的消费额),其中,生猪及禽类消费占比80%以上。  

 

因此,豆粕价格升高将带来饲料成本的增长,对于养殖业将带来巨大压力。  

 

于是,2023年4月,农业部印发了的《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  

 

在确保畜禽生产效率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力争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每年下降0.5%,到2025年饲料中豆粕用量占比从2022年的14.5%降至13%以下。  

 

 一旦政策落实,意味着豆粕下降,大豆进口量将减少超过30%,我国的大豆对外依存度大幅下降,粮食安全的风险因素也随之减少。

我国的鱼粉也主要依赖进口,由于鱼粉的蛋白含量普遍高于豆粕,且富含有益矿物质,因此高端饲料不可或缺。

当海外渔业捕捞供给不足,就会大幅提高我国鱼粉价格。  

 

2023年年中,国内高端鱼粉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一度接近20000元/吨。  

 

因此,在豆粕、鱼粉的价格和对外依赖度双高的情况下,替代性的饲料蛋白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用武之地。  

 

当然,近期随着南美大豆丰产、秘鲁鳀鱼捕捞季提前,豆粕和鱼粉的价格纷纷跌至3500元/吨13000元/吨下方。  

 

生物制造饲料蛋白还需要在蛋白质含量上体现better、在生产成本上实现cheaper,才能够取代现有市场、创造更大空间。  

 

来源 | 芳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