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二,接一,连三”。
作为第二产业的食品加工业,上连第一产业,以农副产品为主原料,下接流通、餐饮服务和零售,满足消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当消费者、渠道、市场都发生深刻变化,对供给端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低端加工到高端智能化制造,从粗放式增长到精细化管理,从拼低成本到增加科技含量……
2023年,“开工建设”可谓是食品行业的主旋律,企业纷纷“大建快上”,今天的蓝图,就是明天的现实,只有提前做好远期布局,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开工建设”成主旋律,
高标准、智能化工厂是趋势
当消费者、渠道、市场都发生深刻变化,对供给端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开工建设”可谓是食品行业的主旋律。无论是三全、安井、千味央厨等速冻食品领军企业,还是源香、成汇、粮全其美等中型企业,以及双汇、正大、广酒等相关企业,都在开工、扩产等方面频频行动。
这些企业的建设动作有着共同的特点:高标准、大产能、智能化、绿色化。
以行业巨头三全食品为例,2023年3月15日,三全启动郑州航空港区第八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是继郑州、天津、苏州、佛山、成都、武汉工厂之后,三全建设的第八个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年产能达50万吨,是三全公司单体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将建设成速冻及冷鲜食品行业的标杆性“灯塔工厂”。
“灯塔工厂”代表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最高水平。据央视网报道,世界经济论坛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今年21家新晋制造业“灯塔工厂”中,有11家位于中国。截至目前,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中国有62座,是全世界“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
除了三全,另一巨头安井食品的建设动作同样颇受行业关注。
2023上半年,安井华南生产基地项目投产、投资7亿元新建10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等项目、扩产原有西南生产基地;下半年,安井竞得海沧区H2023G02-G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年产14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建设项目,未来将成为安井食品集团总部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线。据悉,项目拟在2024年开工,计划2026年投产,达产后产能将是厦门原有两个厂区的1.5倍。
此外,千味央厨定增募集资金5.9亿元用于建设芜湖和鹤壁食品生产基地、扩充速冻面米制品产能;白象签约白象食品产业园项目,将建设集食品加工、高效仓储物流为一体的白象食品集团第二代智能标准化工厂;粮全其美总投资10亿元中部生产基地项目奠基,投产后将成为粮全其美在全国范围内品类最全、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东方甄选投资入股成汇,扩建烤肠工厂;源香食品安阳4.0智造工厂开工投产,全国首条烤肠智能一体化生产线亮相……
随着企业项目的布局、建设,以及未来投产达产,可以预见,整个行业将加快整合步伐,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凸显。
不过,规模企业之外,具有核心技术、特色产品的小专精企业,也会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长为行业黑马。
产能供给改革来临,
远期布局才能有未来
今天的蓝图,就是明天的现实。
今天规划的建设项目,将会在未来数年释放。企业大手笔投入布局新产能,承载着产业的新动能,也预示着行业未来发展的新一轮主题。
行业人士分析企业“大建快上”动作认为:“未来整个产业结构的提升需要新的产能去匹配,未来消费端的高品质需求也需要淘汰旧的产能,这一波的产能‘大跃进’,其实也是整个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创新升级,以及迭代的一个很具体的表现。”
由此分析,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已经来临。
近日,工信部总经济师许科敏表示,“十四五”期间食品行业要全面提高发展水平和供给能力,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行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有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提前布局远期产能,方可在未来占得一席之地。
当前,中国食品工业处在了转型与价值提升的关键节点,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扩大生产,打造数字化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已成为引领整个行业往更高的方向发展的关键动力。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环节都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日益成为食品行业中的发展热点。
有行业专家建议,对于规模企业而言,可致力于引领产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灯塔工厂”输出转型方案,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示范或服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充分利用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转型提供支撑。运用大数据来优化生产、仓储、销售和服务全生命周期,充分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此外,专家还建议各级政府、产业园区,强化食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链高效协同,支撑起食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来源 | C营销
©2021-2024 FFI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智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3014686号-2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