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玛氏入局,康师傅的预制菜还远吗?

2023/8/23 9:51:59

 

预制菜的风,吹到了方便食品赛道和休闲食品赛道,这一次入局的是方便面半壁江山统一和国际糖果巨头玛氏。

 

目前预制菜行业还处在群龙混杂时期,多方势力虎视眈眈。作为食品行业的深耕者和先行者,这两个品牌进军预制菜能否带来新一轮的产业机会,十分令人期待。同时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康师傅的预制菜是不是已经在路上?

 

 

继首次被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后,国家发改委要求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工信部等多部门将其纳入培育壮大的新经济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5100亿元,2026年将达到10720亿元。

 

随着入局者增加和产品品类的扩容,全国各地的美食都在以预制菜的形式走向消费者的餐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也在增加,这也为行业规模增长提供了一定助力,除了速冻品牌、餐饮品牌之外,食品品牌已经开始跃跃欲试。

 

近日,国际糖果巨头玛氏(Mars)已签署协议,收购了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预制菜企业Kevin's Natural Foods(以下简称“Kevin's”),计划将其作为玛氏食品与营养业务下一个独立业务来运营,该项收购预估在今年Q3完成。有知情人士透露,玛氏此次的收购,后续市场将主要放在美国,但不排除未来也会在中国预制菜市场上发力。

 

 

Kevin's Natural Foods 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专注于美味、健康、便捷的预制菜产品,目前已推出了多种风味的鸡肉、牛肉和意面菜肴,以及酱汁、酱料等产品,商品不仅进入了美国之外的其他北美市场,而且还进入了欧洲市场。在线上,通过品牌官网、亚马逊等渠道销售,线下则通过食品杂货店、超市等零售渠道进行销售。

 

食品品牌看上预制菜的不止玛氏,还有方便面巨头统一。8月初,在统一企业中国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指出,立足自热米饭、冲泡馄饨等常温产品的开小灶,下半年将布局预制菜冷冻食品,新品计划10月上市。

 

 

作为一家靠糖果、巧克力发家的企业,玛氏的大部分产品都含糖量较高。但近些年随着健康风潮的兴起,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日益加强,减糖正逐渐成为食品行业的趋势。在此背景之下,玛氏先后推出了无糖、低糖产品,比如德芙的0糖黑巧克力、美容+零食的胶原蛋白肽低糖软糖等。同时,还对外投资了一些聚焦健康赛道的企业,比如收购了做功能性食品的德国品牌Foodspring。

而Kevin's主打的天然、健康理念,正好能弥补玛氏目前的“短板”。且根据玛氏最新通报数据,自2019年成立以来,Kevin's已实现双位数增长,目前已经能在17000多个零售点买到它旗下的产品。

 

甚至有行业人士表示,玛氏联手Kevin's,正是看中了其高速的业绩、健康的属性以及预制菜风口赛道的潜力。

 

对于统一而言,虽然在天猫618,开小灶连续多年霸占预售榜、囤货榜榜首,在自热领域╱速食行业拥有大量忠实用户,但是自热食品的下滑已成大势。

 

2020年后,在外卖不便、线下餐饮受限的情况下,自热食品一度爆火,特别是在自驾游人群以及学生群体中颇受欢迎。随后,因其价格高于方便面、酸辣粉等冲泡类产品,加之堂食恢复、预制菜的发展等众多因素,最近一年多来,自热食品的发展较为缓慢。

 

 

另一方面,点进电商平台开小灶官方店铺可注意到,消费者大多为代言人粉丝,而这款产品已上市三年有余,抛开明星效应后,产品自身是否能被消费者认可还有待市场检验。

 

不仅如此,虽然统一上半年营收145.72亿元,同比增长4.5%,但较去年同期增速放缓。分类别来看,其饮料业务收入92.5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3%,占公司总收入的63.5%。

 

相较于公司饮料业务两位数的增长,食品业务则稍显乏力,上半年收入为49.0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7%,占公司总收益的33.6%。

 

一方面是自热食品市场热度下滑,一方面是食品业务增长乏力,统一急需要新的赛道来补充食品板块的业绩,这两年大火的预制菜看着是个不错的选择。

 

 

据亿欧数据,中国预制菜市场的B、C端市场份额占比是8:2。和很多预制菜企业“躲在”餐厅背后偷偷发财不一样,像是玛氏和统一这样的巨头布局预制菜,很大概率是面向C端用户。

 

但来自市场的反馈透露出的消息是,C端预制菜并不是那么好做。不妨看看安井的半年报,需要提示的是,预制菜在安井总营收的占比超过3成,已经是一个主心骨式的存在。

 

2023年上半年,安井总营收为68.94亿元。其中,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21.99亿元,同比增长58.19%。

 

翻阅过往财报数据显示,安井的预制菜营收2020年-2022年分别为6.73亿元、14.29亿元、30.2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3.26%、112.41%、111.61%。在蒙眼狂奔2年之后,安井的预制菜板块脚步变慢了。

 

 

安井的预制菜板块为何突然失速?安井在半年报中称,C 端直营商超等渠道在去年高基数下人流减少,再加上C 端各细分渠道呈现碎片化特点,渠道分流现象较显著,表现不佳。

 

事实也如此,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对预制菜的C端消费需求造成了一定冲击。当下,C端预制菜处于培育初期,消费习惯有待强化。疫情期间,一些消费者食用预制菜更像是无奈之举,一旦有机会在餐厅吃饭,还是倾向于选择堂食。

 

第一食品资讯也随机调研了部分消费者,大部分人的潜意识中,认为需要再烹饪的预制菜会更新鲜,反倒是简单加热就能吃的预制菜,不太受到终端的欢迎:“就感觉是速冻品解冻,里面防腐剂很多。”

 

这也为C端预制菜指明了方向:更健康、更营养。

 

前在美团买菜、盒马等平台的app或小程序上,有各式各样的短保预制菜。以美团买菜旗下预制菜品牌象大厨为例,其推出的菠萝咕噜肉、梅菜肉饼都是保质期在4天左右的冷藏预制菜。这些保质期更短,添加成分更少的预制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像是独居、银发族也或将成为预制菜的细分人群。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一同发布的《2022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2021年银发族预制菜的购买数量增长了190%。但这部分人群更偏好于吞咽方便、容易消化、健康营养、操作简单的预制菜品。

 

不仅如此,像是一些针对减肥人群的减糖、控油、控糖的预制菜产品;针对儿童的营养合理搭的产品;针对体质偏弱消费者增强免疫力的产品等都将会是不错的选择。

 

C端预制菜,其实更需要多元化,大家耳熟能详的菜肴很难做出新意且竞争激烈,跳脱出菜系的限制,从功能性入手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总之,无论对哪个预制菜品牌而言,想做好C端市场,并不是换个包装,起个新名字,换个克重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品牌、产品、渠道多维度的配合,与标准化较为单一的餐饮渠道相比,预制菜在零售市场需要考虑的更多。

 

来源 | 第一食品资讯